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多措合力,精准发力,全力保障我市各类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交通 、
实施增减挂钩。水利等用地大户做好2022年度项目用地谋划,以不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围绕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
强化服务保障。S19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淮南段等项目总面积10180.9245亩的用地预审实地踏勘论证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完成安徽省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水利部分)(淮南市段)项目总面积为122.607亩建设用地初审、节地评价报告审核等前期专题工作。淮南港寿县港区新桥综合码头工程项目、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土地要素会商机制 。土地用途调整方案、指导各县区、2022年1至7月,全市已经批准16个批次的增减挂钩实施规划,批准挂钩指标2850亩;通过验收22个批次,归还挂钩指标6735亩。预审和规划选址工作,为省级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持续助力。积极对接发改、
提供指标支撑 。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寿县(保义)至颍上(南照)段 、年初对各县区预下达231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84.01亩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指标,督促县区及时组卷报批,做好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提高指标执行率,为我市城市规划道路及水系穿越商合杭高铁节点工程项目、潘集开发区工业项目、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指导项目单位开展选址论证报告编制、田家庵姚家湾城中村改造和高新区芙蓉苑二期等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会商机制 。组织专家组通过内审材料外踏勘的方式,进行寿县创业大道东延伸段道路工程